王文韶故居
清代最后一位“宰相”的府邸——位于杭州上城区清吟巷的王文韶大学士府。
杭州上城区清吟巷内,有清朝末代宰相王文韶故居,经过修缮,目前,已重现大学士府第的本来面貌,虽没有胡雪岩故居的奢华精致,前后天井、五进厅堂,在有意无意之间,处处透漏侯门一入深似海的奥秘玄机,代表着我国古建筑的另一种类型——官宅府第的壁垒森严。
王文韶(1830~1908年),仁和(杭州)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他是晚清光绪年间重臣,慈禧的宠臣。历任湖南巡抚、云贵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满清政府为表彰其功勋,授文渊阁大学土、武英殿大学土。其府第是他告老还乡后在杭州修建的。
故居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王文韶祖上曾居清吟巷,后家道中落。王文韶当上大官后,听长辈介绍,自己出生时,曾有五只红蝙蝠绕梁飞行,盘旋久之,遂认定此乃吉兆,斥巨资重建旧宅院。
宅院内原有“退圃园”、“红蝠山房”、“藏书阁”等大小厅堂楼阁、花园天井数十处。现门厅、轿厅、中厅、戏厅、鸳鸯厅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原汁原味的是位于清吟巷边上的藏书阁(清吟阁),至今保持完整。
故居就像一位阅尽人世沧桑、清醒睿智的老人,突兀特立在四周新型建筑群旁。楼下屋角古老的青黛瓦片,高高翘起的飞檐翘角,四周满墙的爬山虎,都为这所百余年的老房子频添了几分古趣风韵,饱经沧桑的枯藤象是在人们诉说岁月的如烟的往事,葱翠碧绿的叶子却又充分展示出古老建筑的勃勃生机。
1871年(同治十年)他任湖南巡抚时,读到杭州诗人王乃斌的《红蝠山房诗钞》,了解到曾有五只红蝙蝠绕梁飞行于祖宅的吉利之兆,便花巨资买下清吟巷前后左右的大片房产,兴建了大学士府。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时年78岁的王文韶荣归故里,又将府第大大扩充。据记载,当时的大学士府占地十亩,朱门沉沉,侯门深似海,有“退圃园”、“红蝠山房”、“鸳鸯厅”、“清吟阁(藏书阁)”等大小厅堂及花园。
现在,扩充后的学士府范围,南至清吟巷、北至薛衙前,由多个大小不一的院落组合而成,分正院落、西院落和东院落。
正院落是大宅的中轴线,大门走进去,依次是门厅、轿厅、大厅、楼厅。东院落是花园,有假山、亭台、藏书楼;西院落供家眷住,院落间全部连通。修复的过程总是艰难的,王文韶大学士府历经百年风霜,变化很大,残损显见,铺地的青石板已经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墙面上浮现出黄色的水渍、霉渍、污渍;门前的杉木柱子,脱落了绿色的漆面,露出了暗黄色的原木,大厅墙壁上还有学校占用时留下的“平平安安回家去”的大字标语。修旧如旧,维修时设计师坚持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更换破坏严重的台阶,墙上油漆按原来栗褐色重新做过。缺失的栏杆按原样补配。这房子是木结构的,腐烂比较严重,特别是白蚁,蛀得厉害。不过,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房子的原貌,尽量保留了原物。
为了保护原貌,大厅里的柱子裹了一层水泥状的材料,这里包含了5种材料,里面的木头还是原来的,这是从清代流传下来的技术,可以防止木头开裂。
除了王文韶大学士府外,清吟巷边上的清吟阁,曾经是一个藏书阁,书阁重檐翘角,上下3层。雕花栏杆保存着当
年模样。在清吟巷修整之前,这个藏书阁还住着人家。
老宅之美,在于精微的建筑中,那些古人留存下的智慧结晶。
现代人常常会将古宅推倒,全在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同时代的建筑之间没能在功能上衔接交替。
最好的方法,即是在保留古宅精髓的同时,让它成为一个古今空间的置换试验,一幢老宅子的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功能恰如其分地交融在一起,就像历史遗留下来的那些尘埃最后在清亮的阳光下闪烁光芒一样。
一幢隐藏在小巷里的老宅子,外面是城市的人间烟火,走到里面,就是一个闻起来有木头香气的老宅院,在发挥着现代功能的时候,还留着古人生活的气息。
庭院深深浓缩一生繁华
在老杭州人眼里,上城区一条貌不惊人的小巷——清吟巷却充满了传奇色彩:晚清光绪年间大学士王文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
藏在小巷尽头的王文韶大学士府就在日渐消失的历史时空中,始终保持着它的神秘与传奇的气息,时间轮回,过了一年又一年,如今它早已经是140岁的“老人”了。与其他散落在各条小巷中的老宅命运一样,文革之后,这里曾经是清吟巷小学,后来学校迁出,老宅子又作为一个加工场一直隐匿在小巷之中,当年有着辉煌历史的老宅子以车间和宿舍区的面目生存,饱经沧桑近半个世纪。
2007年,政府开始对这里进行改造与维护的工作。王文韶大学士府的整修保护沿袭了古为新用的思路,抱着对建筑原来面貌的尊重,改建中每一片瓦每一面墙的去留都要认真斟酌一番,这其中也不只是小心而已。
从屋瓦木梁,到金砖石柱,对古建筑的养护准则是基于“保护,同时又能体现时间感” 。在古宅细致的维修过程中,当年居住在这里的大学士王文韶的生活细节也被渐渐挖掘出来。
王文韶大学士府之所以让世人念叨,是因为在那堵陈旧的围墙后,深藏着这个晚清重臣飞黄腾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