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詹天佑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号达朝,汉族,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他是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詹天佑旧宅位于原建设路德源里,在今建设路中段西侧(唐山道与保定道之间),胡同东临建设路,西端不通行,长33.5米,宽3.5米,共有6所二层青砖小洋楼。原称德源里,1982年改称源茂里至今。 

詹天佑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詹天佑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詹天佑设计的铁路地形图

詹天佑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源茂里

詹天佑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这篇课文《詹天佑》,大家在上学时都曾经朗读过,詹天佑也由此走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那时,读着课本上的詹天佑,总会觉得他离我们很遥远,然而,当走进建设路旁的一条小巷子,抚摸两边陈旧又沧桑的房子时,忽然觉得,原来那个在少年时就已走进我们心中的英雄就在身边真实地存在过。建设路42号,是詹天佑在天津曾居住过的地方。

  现居天津的詹原泽先生,是我们的忠实读者。他曾热心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詹氏宗谱的谱牒,上面写明,詹天佑是婺源县庐坑村詹氏的第四十代传人,而詹原泽是第四十三代,也就是说,詹天佑是詹原泽先生的同宗曾祖父。

  因为这位曾祖父去世早,詹原泽当然没有见过他。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与詹天佑有过接触。据詹原泽讲,詹氏始于黄帝的次子宣王,他的封号为詹侯。传至第三十八代时,有一支迁到安徽婺源县庐坑村,詹天佑便是这一支的第四十代。

  詹天佑的曾祖父詹万榜因小时读过几本医书,成年后便挂牌行医。正值乾隆盛世,人民在长期战乱中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农业有所发展,商业也渐为兴旺。婺源茶叶销售日增,而且漂洋过海,成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上层人物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那时的婺源绿茶都是就地加工,再运往广州口岸出口。由于收价低廉,出口销价很高,不少茶商发了大财。詹万榜竟也心动,贩了一批茶叶前往广东。谁知经商不利,不仅倒赔了血本,而且连回家的路费也无着落,只好羁旅广州,靠故友乡亲接济以度时日。当时在广东的徽州商人为数众多,亦有婺源人经商发了财的,经他们慷慨解囊,詹万榜遂在广州西关外开了一家名为“万孚”的小茶行。小茶行日渐兴旺,逐渐归还了欠债,而且还用余钱捐了一个太学士的官。此时,詹万榜雄心勃勃,把儿子也带往广东,决心依附广州十三行的势力,打开更大的局面。

  到了詹天佑父亲詹兴藩这一辈时,遇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的大炮把长期控制外销贸易的“十三行”轰掉了,在广州的外贸小商人,开始衰落。不久,詹氏的茶行也宣告破产。詹兴藩一家由广州迁往南海,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以维持家计。 

  间接改变詹天佑命运的是詹兴藩在南海的一个安徽同乡谭伯村。谭伯村见童时的詹天佑聪明好学,私塾功底好,还能把家中的自鸣钟拆装自如,便把自己的四女儿许配给他,两家经常走动。当曾国藩、李鸿章联衔致函总理衙门:“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时,谭伯村及时到“准亲家”那里通报情况,力劝詹兴藩同意詹天佑出洋,说这是走“洋翰林”的路子,还亲自替詹天佑报了名。当1872年春詹天佑参加“幼童出洋肄业”考试被录取后,至1881年8月,中国全部在美官派留学生120人因故回国,其中仅两人获得学士学位,一人为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詹天佑,另一人为欧阳庚。

  回国后的詹天佑一直做着不能发挥他才干与抱负的闲职,直到28岁时来到李鸿章设在天津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从此,詹天佑才真正开始了他修建铁路的事业。他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该公司总办伍廷芳交办的——协助英籍工程师金达负责修筑津塘铁路。在施工中,他亲临工地指挥,与工人一起工作,80天之内就完成了从塘沽到天津的铺轨工程。这年9月5日正式通车后,李鸿章勘验了全线工程,认为铁路“平稳坚实”。可是他不赞成重用詹天佑,反倒把金达提升为总工程师。

  此时,李鸿章的确只知迷信洋匠金达,因此1890年清政府又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他仍委任金达为总工程师负责修筑。然而,被李鸿章无比信任的金达,1892年在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时,心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把建桥工程交给了英国人喀克斯,没想到喀克斯根本建不起桥。这之后日本、德国的承包者接踵而至,但均以失败告终。眼看交工期限将至,如坐针毡的金达不得不求助于詹天佑。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他让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打桩,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打桩,而且很快建成了滦河大桥。从此,詹天佑让世人刮目相看,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该会会员。

  再后来,詹天佑就开始修建那条举世瞩目的京张铁路了。詹天佑在去世前,曾抱病登上长城,望着自己修建的那条铁路,他感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撰写本文过程中,我们曾与詹氏在婺源的宗亲联系,得知詹天佑的直系后人如今多在上海。如今他的孙子辈都已经是古稀老人了,詹天佑的后代中多数人都在从事着和他一样的铁路工程工作。

  詹天佑的一位曾孙曾回忆,詹天佑对后代没有很正式的家训,不过,他总是告诉子孙们要“各长所学、各尽所能”。他的长子和次子都进入了他曾经学习过的耶鲁大学就读,回国后都从事铁路工作,他的次子最后是在铁路工地上去世的。

  詹天佑后代的职业选择来自当时与他一起住在工地的生活。詹天佑的孙子詹同伟曾回忆,詹天佑当时已是清政府官员,却丝毫架子也没有,带着妻女便住进了工地的竹棚,铁路修到哪,全家就住到哪。詹同伟若非后来亲眼所见,自己也无法相信祖父一家当年在竹棚里睡的竟是简易的吊床。

  詹同伟回忆,祖父对工人也是非常爱护。由于当时大家都是住简陋的竹棚,为了防火,詹天佑总是等大家睡了以后,提着马灯四处巡视一番,看有无没有灭的火种,才回去睡觉。如果发现有人忘了盖被子,他便帮忙盖上。

  詹天佑曾住天津德源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天津市地名志》,该书记载今建设路源茂里“1917年由詹天佑家营建”,后经文史研究者王振良考证,认为德源里的房子其实早已有之,只是1917年詹天佑居住时,曾将42号左侧临街处加盖了一部分,成为今天的样子;1917年詹天佑家购得此处房产并进行了部分改造,由此引出“詹天佑家营建”的误传。但无论当初是建是改,詹天佑曾在德源里住过已成为这里居民的共识。纵使时代久远,如今已难找到当初曾与詹家做邻居的人,但他的邻居们依然一代代地保存着关于他与德源里的记忆。从小学课本上走下来的詹天佑,他所居住过的房子告诉我们,詹天佑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