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路63号(上海老房子)

    高安路63号是励家花园,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这座两层小楼外观看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其实它在上海老洋房中几近“孤品”,整个上海这种地中海风格的小洋楼仅有两座,一座在武康路汽车工业总公司所在的390号,另一座便是这里——毛人凤为他的小老婆建的私宅。现在外人很难随意进入这座别墅,我们只能在外面观察这栋上海的稀有建筑,沿街立面下部砖饰,上部水泥拉毛,在山墙的檐口西部有连续的双层半圆齿形装饰,整个立面上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出檐的开敞圆拱形门。1930年由赖安洋行设计,属于砖木结构的地中海式建筑,现为上海市建筑系统的老干部活动室。

0评论

曾延毅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曾延毅(1892—1964),字仲宣,湖北黄冈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炮科毕业。1920年任山西督军公署少校参谋,山西陆军第四旅营长、团长、旅长。1929年阎锡山就任平津卫戍司令时,曾任天津市警察局长。后任军职。1938年离职在天津英租界科伦坡道东头一所楼房内(现常德道1号)寓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于1964年去世。

0评论

汪精卫故居

汪精卫上海故居           汪家虽说不富裕或可谓清贫,却是书香门弟。祖父汪漫亭是举人,当过遂昌训导;其父汪省斋一生当幕僚;其长兄兆镛中举人,当过乐昌师爷。这样的家庭,儒学的文化气息是比较浓厚的。汪精卫幼年随父母读书,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在乐昌县从章梅轩学习文史经世之学”。他们一家沿着封建时代读书人的老路向上攀登。1902年3月汪精卫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同科还有二兄兆@①和一个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可谓“玉峰双秀,珠树三花”。(注:见闻少华《汪精卫传》,第5页。)追求功名,且有所得,当然儒家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信仰孔孟子道就很虔诚。儒家思想中既有“仁、智、勇”,如子路的“君子死,冠不免”的坚强的因素;也有“温良恭俭让”、“宽”、“恕”等因素。而从汪的身世及功名途径来看,汪更多地接受“恭”、“恕”等思想的影响。

0评论

常德道(天津老房子)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而在“五大道”地区,虽说都是归隐之所,但相比较之下,更符合“隐居”气质的街道非常德道莫属。

0评论

岳阳路45号(上海老房子)

      岳阳路45号这幢老房子具有北欧传统建筑的风格。2007年,这幢老房子被列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要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徐汇区老房子很多。因此能跻身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行列,也算脱颖而出了。上看了看它的三段式立面,外墙,坡屋顶,老虎窗;看了看露台,檐口,塔楼。这幢老房子在建筑艺术上大概算不得出类拔萃;但是,要知道它建造于1911年——距今差不多要一百年了。百年老屋里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包括那些传说,我们后人想知道、但又无法确切得知。这,也许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0评论

柳亚子故居(上海名人故居系列)

       柳亚子上海故居位于复兴中路517号。这座宅院1926年建成,原是冯玉祥的府邸,柳亚子向其典租了这幢楼房。这是一幢坐北朝南的法国式花园别墅,红瓦顶黄色墙面,黑漆大门。红瓦黄墙,绿树围绕,1936年柳亚子任上海通志馆馆长期间,向冯玉祥典租了这座宅院,当时柳亚子的办公室就在别墅的三楼。尽管这里环境幽静、绿草茵茵,又与刘海粟、徐志摩、邹韬奋等名流居所相距不远,可柳亚子却曾戏称之为“活埋庵”,其原因就在于抗战期间日本人对上海的占领。柳亚子1936—1947年期间断断续续在此居住,1950年冬天他还来此小住半月。此后不久,柳亚子就离开上海,定居北京。柳亚子有诗云:“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这大概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了。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