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霁(jì)野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李霁野是安徽人,却在天津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历程。作为“五四”新文化时期鹊起的翻译家、文学家,他最为公众所知的便是翻译《简·爱》《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世界名著,以及作为鲁迅的忘年之交共同创办“未名社”。1949年,李霁野来到天津,在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成为该系首位系主任,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于是,南开大学与大理道上的家便成为李霁野一生中所度光阴最多的两个地方。

0评论

独立式别墅(上海老房子)

      近代上海的现代独立式住宅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私人独院住宅较之大规模的里弄和公寓的建设,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尽管风格形式的变化不是清晰可辨,建造行为同社会经济的联系也相对较弱,但仔细分析,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0评论

林鸿赉(lài)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鸿赉(1900一1981),字庶希,浙江宁波人。自幼随父林子臬北上行医,而就读于天津新学书院。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1920年被选为公派留学生保送至美国霍金斯大学攻读三年后回国,分配至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关务署任科长,又调天津任统税管理所主任。宋子文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后,选调一批留美的财政部系统工作人员进入中国银行,林鸿赉也被调入中国银行,返回浙江故乡杭州任襄理。1940年天津中国银行经理空缺,香港总管理处考虑到林鸿赉曾在天津工作过,且其几位兄长皆在北方任职,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故林鸿赉临危受命,出任天津中国银行副经理,1941年即升任经理。

0评论

独立式住宅(上海老房子)

      20世纪40年代后建造的住宅主要位于较西的福煦区和贝当区,呈自东向西发展的势态。这也是级差地租因素导致的租界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由于法租界原先的东西向主干道淮海路两侧的建筑已经饱和,两侧的长乐路、复兴路、永嘉路和贝当路遂成为现代住宅建造的支线,不断地构筑着旧上海花园洋房“钢窗蜡地”的美妙诗篇。

0评论

范权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范权(1907-1989),男,字慕柳,江苏吴县人,我国儿科医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领导筹建天津市儿童医院并长期担任院长。范权在小儿水盐代谢、代谢性疾病、实验性佝偻病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我国首先提出对吐泻患儿水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案。他发明的“范氏输液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0评论

林宪祖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宪祖(1891~1980),字稚芗,别号章甫,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人。林家是掖县世家望族,世代都是读书人。5岁随祖父到县里遗爱祠读书,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成绩优异。1912年,到开封税局作录事。1925年,任山东军务善后事宜督办公署秘书长兼政务厅长。1926年4月,被张宗昌保荐为山东省代省长。1928年3月,任山东省省长。其间曾组织创办山东大学。日军侵占东北后,举家由大连迁到天津。新中国成立后,仍寓居天津,任天津市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1980年11月15日病逝。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