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伦西亚的SRR房子

整体空间和谐一致,木制的外壁和白色的墙面很好的融合,没有很突兀的感觉,房屋坐落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像是一个移动的建筑,不乏时尚前卫气息。

0评论

茂根大楼(天津老房子)

      “该建筑由‘茂根堂’投资兴建,故名茂根大楼”,在目前关于茂根大楼的所有资料中,都有这样一句话说明它的来历,茂根大楼是因“茂根堂”兴建而得名。那么,“茂根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记者曾查阅很多资料,始终不知“茂根堂”的庐山真面目。于是,当见到“茂根堂”的后人许福宽时,记者迫不及待地抛出了这个问题。许先生会心一笑:“‘茂根堂’是我父亲许大纯的堂号。”

0评论

德县路23号(青岛老房子)

      德县路23号,1954年3月青岛卫生防疫站成立后使用,前些年曾改为以欧式为特色的宾馆。抗战胜利后,近3万侨居青岛的日本人被遣送回国,青岛空出了一大批日本房屋。国民党人士利用各种手段来抢占房屋,办学校也是一个手段,如停办20多年的胶澳中学、明德中学以“复校”的名义占了日本房屋,山东省“绥靖区司令”王耀武以办学名义占了原日本女子中学……这一时期一下子冒出了20几所学校,教育局的工作也多了起来。

0评论

潘复旧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潘复(1883-1936),原名贞复,字馨航,济宁东门大街人,清末举人,生于累世为官的名门望族。潘复幼时,倜傥不羁,然机弩颖悟颇有才华。早年为江苏布政使幕僚。辛亥革命后,潘复跻身政坛,加入进步党,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但无所成就。后到关外供职于张作霖幕府中,得与奉系发生渊源。其崭露头角,始于“争路”。清光绪末年,原拟修筑天津至镇江的铁路,途经济宁,后改为天津至浦口,不经济宁。济宁各界人士闻讯后,当即推举潘复等人赴京请愿,经据理力争,邮传部会商决定,干线不动,另修兖济支线。该支线于1912年通车,时潘曾撰有《争路小记》。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