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雄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刘冠雄故居始建于1922年,原有中楼、西楼、北楼共三座楼。此后,刘冠雄为了还清广东路房产所抵押的资金就把北楼租给华北水利委员会。刘冠雄死后,1936年,刘冠雄的儿子抵债给了先农公司。后因无力偿还而全家搬出。这所住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私立志达中学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为天津22中学和天津房管局使用,现为天津财经学院分院使用。

0评论

K宅-日本最新小住宅设计3

住宅,是人类建造史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去营造一个宜人的居住空间,也是建筑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的聚焦点再次的集中到了日本,日本建筑师对居住空间的探索的确值得学习。同时,“小”字被强调因为这些设计针对都是一些小家庭,因此建筑师更能够亲身的去接触这些用户,并量身为他们设计。此外,由于尺度上的小,建筑师们也能够把握住每一个细节,好的作品往往在对每个细部的深思熟虑中产生。 第一个作品是Yoshichika Takagi的宅K。座落于日本的横滨,宅K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丰富的室内空间,就像一个大房子下不规则的摆放着一些小房子,小房子们互相穿插着,围绕着中间的公共空间展开。 以下是摘录建筑师Takagi的介绍。 “在‘里’与‘外’之间编织空间” 这个房子的主人想在室内有一个开放点的空间,但是要求房子的外形保持完整。他们还希望能够有种四周被乡村住宅围绕的感觉。但是基地周围却是一些集合住宅,无法营造乡村的氛围。同时,由于札幌寒冷的气候,几乎不可能在房子外形保持完整性的同时,去创造一个像室外的室内空间。 以上这些设计要求让我们试图去设计一个在室内能感觉着像室外的建筑的空间,因此我们让一个室内的开放空间直接联系着其他房子形状的房间。这些“房子”不规则的散布着,给人一种乡村的感觉。 房子的形状划分着室内与室外空间,而且村落的形式暗示着室外。通过思考这些原则,一个编织着室内室外景色的空间浮出水面。经过一些实验后,我们发现3个房子以上会有种乡村的感觉,而且能建立一种室内和室外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再将这些房子用更大的房子给盖住,就可以营造一种室内的村落空间,并不用担心寒冷的气候。 最终,我们设法在一个大的房子屋檐下,放置6个小的房子,来产生这种室内和室外的视觉景观。六个房子其中的一个被设计成了室外平台。在室内,我们沿用了村落的造型。这种手法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的定义,促成了空间的交流。当人们住在和使用这个空间的时候,室内和室外的感觉交错产生。 只有这样,一种“在‘里’与‘外’之间编织空间”才能被表达和感受。

0评论

上海新华路上的老房子

       这条藏身于茂密梧桐树阴下的窄窄的马路,安静而带点贵气,以低调的优雅取胜,路两旁的梧桐默默地守护着一街安宁。在这条马路上有一个马蹄形弄堂,1930年代时曾住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侨民,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外国弄堂”。新华路素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的美誉。里面坐落着几十幢不同风格的欧式花园住宅,走进弄堂,恍入欧洲乡村。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安静地驻守在那里,内敛而低调,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美丽与苍凉。“外国弄堂”又称之为新华别墅,泛指新华路211弄和329弄。1925年,公共租界当局越界修筑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和安和寺路(今新华路),整条“外国弄堂”便是为适应当时国内商贾和在上海的上层侨民建造的。

0评论

李季达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李季达天资聪颖,15岁时,只身来到重庆,在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学习三年。1918年,告别家人,沿长江而下,抵达上海。1919年7月,考入留法勤工俭学四川分会在成都设立的第二届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法文。入学不久,便和同学们投身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北京卖国政府的洪流之中。1920年7月,取得赴法资格,成为全国第十七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到法国以后,在一家钢铁机器厂做工,同先期赴法的赵世炎、周恩来等人有所接触,通过他们,阅读了一些马列著作和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小册子,认识到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

0评论

李爱锐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李爱锐(1902—1945),原名埃里克·利迪尔,英国人,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的奥运冠军。在1924年举行的第八届巴黎夏季奥运会上,他一举获得400米跑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英国著名的体育明星。1925年,他回到天津,在新学中学(现天津17中)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赴冀中支援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死于日寇潍坊集中营。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