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钟字晓东,原籍河南省沈丘县(现项城市官会镇)蔡庄人。西北军著名将领,冯玉祥的“五虎将”之一;曾任国民政府北京警卫总司令、29路军总指挥、豫鄂皖边区绥靖督办、河南省政府委员、河南省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花园口堵口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48年2月被任命为南京政府行宪第一届监察委员;同年7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参议院上将参议。1949年8月12日在上海病逝。
李鸣钟军装照
李鸣钟旧居位于花园路11号 特点: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属于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折中主义风格。带地下室,建筑面积1221平方米。外檐墙水泥饰面,平顶。入口坡式台阶,上筑方形小门厅,首层右侧为外凸弧形客厅,其上筑金属护栏阳台。院墙设半封闭金属护栏,内装修考究。
李鸣钟题的字
在天津最繁华的核心地带,和平区中心公园无疑是个美丽而幽静的所在。今日的花园路11号,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的办公地。提起这座小楼原来的主人,热情的门卫告诉记者,几年前,李家的后人还曾来过,并在楼前拍照留念。但经几番努力,记者都未能同李鸣钟的后人联系上,只好通过史料及知情人去寻觅这位西北军名将生前的点点滴滴。曾经接受过本报采访的《西北军演义》一书的作者邓俊升,再次向记者讲述了李鸣钟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与天津的渊源。
李鸣钟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一个没落的家族,7岁入私塾读书。他的父亲是一名乡间医生,父亲去世后,年少的李鸣钟一边读书一边割草、干农活,给财主打短工。虽然生活艰辛,但磨砺了他的性格,17岁时即已长成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男子汉。
李鸣钟的父亲在世时曾给他定过一门亲,虽然姑娘后来嫁给了他,但岳父家的人见李家景况艰难,早已物是人非,不免瞧不起这个“打短工”的女婿,处处施以白眼。血气方刚的李鸣钟自然忍不下这口气。当时,李的二哥李鸣铝在北京当兵,于是李鸣钟一气之下,毅然辞别新婚妻子离家赴京,投靠二哥从军。入伍后,李鸣钟被编入北洋新军武卫右军第三营左队右哨四棚,当时的正目(班长)是冯玉祥。此后,随着冯逐步被提为哨长(排长)、连长、营长,李鸣钟也步步紧跟,先后由副目(副班长)升为哨长(排长)、连长、副营长。作为冯玉祥的直属部下和助手,李鸣钟的军职也在不断地升迁。
早在新军二十镇驻防关外新民府时,热心反封建的冯玉祥、施从云、王金铭、李鸣钟、韩复榘、张树声等人,就一道发起成立了反清的秘密组织“武学研究会”“山东同乡会”;1911年年底,又一道参加了滦州起义。起义失败后,王金铭、施从云等人牺牲,冯玉祥和李鸣钟则被开除军籍,押解回乡。冯与李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全赖陆建章的保护。陆建章是北洋新军的军法处长,袁世凯的嫡系,因欣赏冯玉祥是个军事人才,于是将自己的内侄女嫁给了冯。滦州起义失败后,在陆建章的极力保护下,冯玉祥和他的亲近部下李鸣钟得以活命。
1912年春,陆建章负责组织左路备补军,并任命冯玉祥为二营营长,李鸣钟为二连连长。转年,因见李鸣钟长相英武且在军事方面很有前途,原新军六镇武术教官武侠公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从此,李鸣钟在军队中站稳脚跟,一路追随冯玉祥,成为冯最得力的“五虎将”之一。据说李鸣钟之所以受冯玉祥的重用,是因为他很能打仗,而且常打胜仗,被人誉为“福将”。1925年冬,冯部国民军为支持郭松龄反奉,攻打直隶督军李景林时,李鸣钟曾在天津指挥了一场“神兵天降”的攻坚战,可以说是他军旅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
1925年12月8日,冯玉祥下令全线讨伐李景林。当时的国民军中,冯是上将,李为中将。国民军分三路攻打天津,张之江为总司令,率部从廊坊攻打杨村;邓宝珊、徐永昌分别率部攻打任丘、大城和马厂;李鸣钟则率领五万部下屯兵天津西北的王庆坨、杨柳青和韩家墅等处。为了守住天津,李景林请来德国军事顾问做参谋,构筑了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架设电网、埋设地雷;并由日本军事顾问指挥,打起了防御战。张之江率三个混成旅攻打杨村、北仓和王庆坨,均遭到猛烈炮火的阻击,从12月10日打到15日,仅杨村就遗尸4000人。冯玉祥闻讯在电话中痛哭,将张之江撤职。
16日,冯玉祥任命李鸣钟接替张之江任总司令,调动骑兵、警卫旅和钢甲车队前往支援,继续攻打天津。19日,天降大雪,将津城变成白茫茫一片。李鸣钟紧急召集军事会议,命令部队当晚夜间至次日拂晓时分“出白兵”进行偷袭。当天夜里,一片死寂。冯系兵士全部反穿羊皮筒,在雪地上匍匐前进。白色的羊皮筒与白雪混在一起,肉眼难辨,几万兵士悄无声息地到达了前沿阵地,同时燃放起过节使用的焰火。敌军此时方从梦中惊醒,只见到处流星遍布、烈火腾空,夜空中升起道道白光,不知发生何事,霎时乱作一团。这时,举着大刀、端着刺刀的冯系部队如天兵降临一般冲了进来,骑兵、炮兵、装甲兵紧随其后,在一片喊杀声与枪炮声中,国民军攻进了杨村。几日后,冯系部队全面占领了天津城,李景林仓皇逃走。此役,李鸣钟声威大震,堪称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此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出现转折。
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时,李鸣钟正在北京代鹿钟麟任北京警卫总司令一职。因李没能有效制止惨案的发生,冯玉祥对其很不满意。尽管惨案发生十分钟后,李即带人赶到现场,并安排车辆运送受伤学生前去就医,但4月22日,冯玉祥还是将李免职,从此李未再带兵。1926年,因在反奉战争中失利,冯玉祥毅然下野去了苏联。此后不久,李鸣钟与国民一军参谋长刘骥一道也去了苏联,冯玉祥虽有微词,但没有批评李,而是让他担任自己和国民军的全权代表,回国去广东与蒋介石及国民革命军联系,商讨共同北伐一事。由此,李与蒋的关系也密切起来。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之时,李曾受邀参加了婚礼;蒋介石还曾个别宴请过李鸣钟,并与宋美龄一起跟李拍过合影。1929年,蒋桂、蒋冯战争之后,一场更大规模的蒋、冯、阎大战即将爆发。李鸣钟既忠于冯,又附了蒋,因此不赞成蒋、冯对战。他于各方游走劝阻无效,左右为难之际,只好选择自费出国,先赴美国考察农业水利,后又转道赴英法德意等国访问去了。1930年李鸣钟归国后,蒋介石将其奉为上宾,礼遇有加。尽管关系非同一般,但当1931年,蒋介石要求李鸣钟率22路军进攻大别山区的红军时,李还是拒绝了。他不愿再打内战,于是以患肺病为借口,常住上海疗养。后因厌倦宦海险恶和政客之间的倾轧,他又弃官从商,先后在北平、天津、开封、西安等地入股合办了谦生银号、久大盐业公司、塘沽永利碱厂、中原煤矿公司等。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李鸣钟的北平住宅被日伪查封。他为躲避日伪纠缠,装扮成商人从天津塘沽乘船,再转道烟台,返回了河南老家。抗战胜利后,李鸣钟继续为国民政府效力,曾先后被任命为南京政府行宪第一届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参议院上将参议等。
国民党内战失利后,蒋介石特地派人给李鸣钟送去了前往台湾的飞机票,让他去台湾,但他拒绝了。他决定和家人一起留在上海,并与旧部密议,准备待上海解放后,联袂北上参加革命事业。遗憾的是,上海刚刚解放,李鸣钟就因食道癌于1949年8月12日病故,终年62岁。原绥远都统府的参谋长、曾任杨虎城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北省交通厅长的李兴中为李鸣钟写下了悼念挽联:
为政以德,有勇知方,缅怀儒将风流,精神不死;
起义滦州,归真沪上,历数经身行谊,大节无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