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修竹(1884——1948),东南隅村人,字茂泉,实业教育家。年少时进入私塾,在其17岁考中秀才第一名后,被清政府选派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连续3年获得校长精勤奖,得金、银、铜牌各一枚。1911年学成归国,适民国改元,先后担任山东高等学校教务长、省提学署实业兼专门科科长、教育司科长、省长公团教育科主稿兼实业科主稿。同时兼办通俗教育,向国民灌输新知识、新习俗。并应聘主办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倡办纱厂等实业,还亲自为“鲁丰纱厂”搞规划设计,起草改进实业教育提案,由省团提交省议会议决照办,使实业、教育同步进行。在此期间,他主持创建了烟台水产试验场、济南矿业传习所、益都蚕丝劝业场、临清校棉业实验所、山东工业试验所等。

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修竹故居坐落在和平区常德道38号。该楼是林修竹以“日升堂”名义建造的。1938年春,林修竹举家迁至于此。这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小洋楼,由一位美国著名建筑师设计。楼下窗前有大平台,一进门的门厅,楼梯靠右为客厅,左为餐厅,正对着一间为书斋。书斋名“澄怀阁”,意在追求清净安雅的情怀。二楼为林修竹夫妇卧室、大儿一家卧室,另外还设有书房。三楼为二儿和三儿两家卧室。三楼顶为水泥平顶,是个大平台。新居带地下室,包括锅炉房、储藏室以及采暖用暖气。有前后院,前院有门房;后院有平房,为佣人住。前后院种有海棠树、梨树以及其他的花草树木。

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林修竹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1920年,省实业厅成立,林修竹被委任为科长。他在对山东各县风土物产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提出了建设各县劝业所案并拟定章程,经省议会通过,转令实业厅执行普及。创办伊始,他以家乡掖县作为劝业模范县,亲自指导,使各种实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特别是植树成绩名列全省第一,省长通令全省仿办。后来国家农商部通令全国学习山东的劝业经验。1921年,林修竹当选为省众议院议员。
  1924年冬任山东河务局长兼山东运河工程总办。当时,黄河堤岸年久失修,他就率河防官兵尽力修筑,还亲自制定黄河两岸民埝、官堤种树办法各八条,严令河防18营长及沿河21县县长认真领导种植,一年内必须种树20万株,受到内务部嘉奖。1926年夏,河水暴涨,为数十年所罕见。河坦堤险情环生,他不避艰险,奔走现场,督率兵民抢修堵漏,终因水势浩大,大堤冲溃,黄河李升屯、黄花寺两处决口。当时正值战乱,经费无法解决,但若不及时修复堤防,黄河将就此改道,江苏、安徽受害无穷。林修竹联合8县灾民代表赴省请命。获准后,林修竹始终亲临现场指挥,昼夜不停。又兼任利菏公路总办,修筑黄河两岸灌泽到利津长达370公里公路,两月告成。从此黄河千里可朝发而夕至。1927年,沿河人民感念林修竹治河之功,在洛口、李升屯、黄花寺等处建纪念碑10余座。同年,运河泛滥,林修竹兼任山东运河工程局总办,仅两个月即将130公里河形挖出,后因战事被迫停工。这一年的秋天,林修竹被举荐为北京政府教育次长,协同总长将北京九校合并为国立京师大学,并兼任法科学长。
  北京政府解体后,林修竹去天津寓居,常告诫后代“务必要学会两门本事,才能为国为民有所贡献”。1948年10月19日病逝于天津,终年64岁。有《茂泉实业文集》、《澄怀阁诗集》、《历代治黄河史》、《李黄堵口实记》等著述传世。

       1924年冬,林修竹奉命任山东河务局局长兼山东运河工程局总办,1925年,黄河河水暴涨,山东境内李升屯、黄花寺两处决口。已届不惑之年的林修竹看到灾民,痛心疾首,他向灾民做出保证:“无论时局如何,在来年(1926年)春汛以前,我必定以绅民资格完全负责将两处工程堵住合拢”。为筹集经费,林修竹可谓费尽心机。这一年,他带领着受灾的8县代表谒见山东省督办兼省长张宗昌,陈述利害。张宗昌见他陈述有理,便答应豁免8县税收作为李黄大工堵口经费。在工程造价低,缺少资金原料的条件下,林修竹率先提出自己不支取分文薪水,各级官员纷纷响应,纯尽义务。1926年4月,两处工程同时完工,费时之短,用款之少,堪称治黄史上的特例。1927年,山东黄河波平浪静,沿河人民为感谢林修竹治河之功,在洛口、李升屯、黄花寺等处建立10余座石碑。

发表回复